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预防保健


“心海领航”之七:新冠疫情后心理重建之一“负性能力解读”

文章来源: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2-07-08 08:48

连续三年的新冠疫情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我们每个人都难以幸免。换个角度来讲,我们也有幸被选中,于茫然或者困惑中参与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无论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领域,落实到最后,还是每个人,每个个体如何理解过去,其实更重要的是如何应对未来。

网络上最近有一篇文章比较火:《心理健康行业的引爆点是什么?》,答案是:四个字,社会事件。具体而言是指,每次社会层面的重大事件,都直接或间接的推动着心理健康行业的发展。而近20年,发生过5次重大的社会事件:2005年的马加爵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富士康15连跳事件,2016年的明星乔任梁微笑抑郁自杀事件,最后一个就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

精神卫生专业中科院院士陆林讲:新冠疫情对全社会、对人类,甚至对大部分的国家很多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在新冠疫情一周年的时候发布了报告,认为新冠疫情在心理方面的影响将持续至少是十年、二十年以上,将面临全球很多人的应激焦虑,应激抑郁,应激的社会交往。特别是青少年,因为缺少同伴的交流,会影响到成人期的社会交往。据统计,新冠疫情一年以后,全球的焦虑症患者增加了七到九千万。抑郁症患者增加五到六千万,失眠患者增加一个亿以上。我们国家在全民的心理健康方面也早早采取了措施,建立心理援助热线等等措施不断加强。与此同时这也对我们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及从业人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竭尽全力治疗的同时,面对广大的人群,提高对这一事件的认知,重组被扰动的内心世界,发展出对未知世界的应对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里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个心理学的概念:负性能力。这个词汇原本是英国著名诗人济慈(Keats)发明的,他用来形容莎士比亚作为一个诗人,可以在“不确定的,神秘的,怀疑中存在,而不急于谋求事实和原因”的能力。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比昂,将济慈的概念延伸为心理治疗师的职业能力,指的是“在自己身上施加一种避开自己欲望记忆的正面纪律”。比昂身为心理医生,尤其擅长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精神分析的过程。因此他的语言严谨而富有逻辑,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治疗师要禁止自己被对方激起的、早年情感的沉溺。举例说明:当被来访者纠缠不清的复杂情感,搅绕的焦灼不安,竭力想尽快澄清是什么的时候,让自己保持临在,不要那么“努力”。

只有这样,您才可能将自己置于一个“0”的状态,才有可能完完全全的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的内在现实。比昂提出的“0”的概念,是为了描述一个真实或真理,而这种真实是未知的,因为它是不可知的,所以称之为“0”,而这种状态与我们道家哲学的“道可道,非常道”极为相似,所谓“指向月亮的手指并不是月亮本身”,都强调所言说的均非全部,而直觉是可以意会的。而意会的信息一经言语,有可能一叶障目,也有可能恰恰相反。

负性能力这个概念,在现实中具有什么意义呢?它的意义在于,对于我们尚不了解的情境,放弃要去了解或强加意义的需求。这样就会减轻很多的焦虑,以及对不确定事件的无力感。比如目前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许许多多的事件颠覆了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内心如碎片般撕裂,难以整合。而负性能力如果建立并且强大起来,将有助于我们每个人面对不确定,模糊,变幻莫测,放弃急于寻求答案和确定,而是专注于当下,谋求重新发展。因为这一切就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我们只能先适应它,才能慢慢找到改变它的路径。当然负性能力是一种理想状态,并不可能迅速到达。相反,它要求我们能够不干涉,不抱怨,而是专心投入到不确定中,从自己往日的经验中孕育出新的枝叶来,让自己可以更好的生存下去。

也许诗人泰戈尔早已洞察了这一切:“正如江河之入于大海,劳在逸的深度里,觉察任务的完成。”

让我们一起来,慢慢走。不放弃,不抛弃。

参考资料:

1. 陆林:2022.06.17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七场新闻发布会讲话

2. 大卫.沙夫《精神分析的伴侣治疗》

3. 比昂《思想等待思想者》

4. 泰戈尔《流萤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