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预防保健


潮湿闷热天气 中暑病人骤增 市五院专家提醒市民及时就医

文章来源: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2-08-09 08:05

进入8月份以来,连日的潮湿闷热天气,许多市民都出现了头痛、头晕、四肢乏力等诸多不适感,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专家提醒:这很可能是中暑的前期征兆,一定要引起注意,及时就医!

从1到7号仅一周时间,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急诊收治的中暑病人就达十余例。

据市五院急诊内科主任介绍: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运动系统障碍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当出现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时,可能出现先兆中暑,这个时候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如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时可能已经是轻症中暑症状,这个时候体温往往达到38℃以上,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以数小时内恢复;如出现恶心、呕吐、肌肉抽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昏迷情况时,极有可能出现重症中暑,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及时治疗,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服用凉饮、用凉水淋浴或擦拭等措施,迅速降温。

内科主任还向市民朋友提出了以下四点防止中暑的建议: 

1、减少户外活动。如需出行躲避烈日。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3、规律饮食。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钙、镁等元素的饮料。 

4、保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