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预防保健


冰箱≠保险箱!警惕隐形“杀手”—单增李斯特菌

文章来源: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3-10-27 14:17

冰箱是现代家庭的必备电器,采购回来的食品,好多人的做法是一股脑的全塞进冰箱,认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

然而,冰箱≠保险箱,有那么一些细菌甚是狡猾,在4℃甚至更低的温度下,仍然能借助食物上丰富的“养料”维持其生命,TA们就潜伏在冰箱中,稍不注意便给人“迎头一击”,这其中就包括了“冰箱杀手”中的“头号选手”——李斯特菌。 

那么,TA的进「菌」之路是怎样的?一旦中招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李斯特菌的威胁呢?

下面,疾控小卫士就带大家去一探究竟~

什么是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冷藏食品中的革兰氏阳性短小杆菌或球菌,在乳制品、肉制品(特别是牛肉)、水果、冰激凌中常见。

感染途径

李斯特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该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引发感染:

▶ 经口摄入,食用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感染。

▶ 胎儿或新生儿主要是通过母体垂直传播感染。

▶ 经破损皮肤进入机体引起血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感染李斯特菌有哪些症状表现?

食用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后,症状轻微的会出现发热、头痛、肌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但很快就能自愈;严重时会导致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意识模糊等不良后果,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孕妇等高危人群感染后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等病症甚至会造成流产、早产、死胎等现象。

易感人群有哪些?

李斯特菌虽具有超强的杀伤力,但是否会引起人体感染,还是取决于个体的年龄与免疫功能状态,以下几类人群是李斯特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 孕产妇及新生儿。

▶ 老人。

▶ 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人群:肿瘤患者、HIV患者、器官移植者。

预防措施

病后求医,不如病前预防。预防李斯特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冰箱里的冷藏食品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周。在食用前应彻底加热消毒,并且温度必须达到70℃持续2分钟以上。

▶ 冰箱不宜塞的太满。注意冷冻、冷藏食品的温度(冷藏室2~4°C、冷冻室-18℃或以下)及储藏时间。

▶ 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人、孕妇、小孩等),应少吃或不吃冷藏食品。

▶ 加工熟食品前,无论是砧板或刀具都应彻底清洁。最好将加工生、熟食品的砧板、刀具彻底分开,减少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 不建议饮用未经高温消毒的生奶,不建议吃冰箱冷藏过的沙拉或生的水产品,以及未经加热的软奶酪、火腿肉等熟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