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卫健资讯 > 基层动态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学术传承信息分会成立大会在济召开

文章来源:济南医院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3-06-13 16:11

6月10日,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主办,济南医院、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学术传承信息分会承办,山东省智慧养老与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协办的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学术传承信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中医特色医养结合与信息化论坛在济南举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书记高泉,组织处主任黄玲,济南市卫生健康委一级调研员韩秀香,济南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综合处处长李兰,济南医院院长李海涛,副院长谷晓新,全国各地医疗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黄玲宣读了总会成立分支机构决定与第一届全体组成人员名单。参会领导为主委单位济南医院、部分委员单位授牌,为主任、副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韩秀香在讲话中指出,中医学术传承信息分会的成立,是借助前沿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一件大事、要事、好事,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扁鹊故里”,医脉绵长、药业兴盛、名家辈出,特别是近年来,济南市把中医药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成立了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系列政策,统筹推进中医医疗、科研、产业、文化协调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呈现可喜局面。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将全力支持好济南医院履行主委单位职责,为中医学术传承信息分会在济南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共同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海涛在致辞中表示,将济南医院作为中医学术传承信息分会主委单位,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对济南医院工作的认可。近十年来,济南医院在康复专业发展中将中医药工作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中西医结合特色已成为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抓手。在人才结构配置中,重视中医药人才的引入与培养,在160名临床医生中,中医占比已达23.88%,这在综合医院中占比是比较高的。2019年,引进了全市唯一一名中医类高层次人才、“5150”引才倍增计划项目创新人才李晓亮博士,并被聘为泉城特聘专家。疫情防控期间,医院依托山东财经大学智慧养老与大数据工程实验室,成立“济南医院互联网医院”,开通了医保结算服务,是实现网上咨询、慢病管理及处方流转的少数单位之一。同时利用“互联网+”开展康复护理延伸服务,将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满足患者多元化、多层次的康复需求。

中医学术传承信息分会执行主委、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峰杰主任表示,作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唯一的信息分会,分会必将把中医药传承与信息化紧密结合、深度融合作为本分会的工作重点方向,并汇报了分会的重点工作方向。

高泉在讲话中,介绍了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的发展进程及现状。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发展,大力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以及中医药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任务十分紧迫。中医学术传承信息分会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唯一的信息分会,希望分会成立后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中医学术传承、助力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学术报告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马晓娟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李福凤教授、邓宏勇研究员、河北省中医院吴春晓教授、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广教授、山东省智慧养老与大数据工程实验室郭强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胡楠教授、西安红会医院关节病院鲁超主任、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向生霞教授、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徐秋玲教授、刘涛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奚胜艳副教授、甘肃中医药大学张金保副教授、济南医院副院长谷晓新等14专家围绕老年医疗、慢病防治与管理、中医传承、信息化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等方面进行精彩的学术报告。建立国家级中医药学术团体分会是济南市卫健委、济南医院结合省市卫生健康系统开展“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要求的创新性举措。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和服务惠民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中医学术传承信息分会的成立为全国中医药传承及信息化建设搭建了专业的交流平台,将不断推进中医学术传承基地建设,以信息化手段助力中医学术传承,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贡献力量。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一级调研员韩秀香讲话

会议现场

学术报告现场

授牌合影

授牌合影

证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