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某日上午,门诊上来了一位60多岁的患者。最近3个月,李先生的右耳部皮肤,特别是外耳道经常会出现丘疹并瘙痒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渗出伴有异味,这令李先生非常的烦恼,在其他几家医院就诊,都说他这是患了耳部“湿疹”,医生给用了糖皮质激素类乳膏等治疗,起初十分有效,皮疹能够迅速消退,但没过几天,症状又会出现,病情反复发作,这严重影响了李先生的睡眠与生活质量。 接诊后,凭着行医28年的经验,我考虑李先生可能是因为耳道真菌感染引起的相关皮肤病,于是就为他进行了“真菌免疫荧光”检查。果不其然,我们在李先生的外耳道与中耳道内都发现了大量的真菌孢子和菌丝,显微镜下,一团团的孢子与菌丝散发着亮丽的色彩,显示着耳道真菌旺盛的生命力。 什么是耳道真菌感染? 耳道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耳部与皮肤疾病,数据统计显示,50岁以上人群外耳道真菌感染发病率是青壮年的2.3倍。这与其生理特点密切相关:耵聍腺萎缩导致抗菌肽分泌减少,耳道pH值升高形成碱性环境,加之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造成的免疫低下,共同构建了真菌滋生的温床。游泳、挖耳不当、长期使用抗生素滴耳液等行为,都可能破坏外耳道正常菌群平衡,诱发真菌感染。 耳道真菌感染与湿疹为何容易混淆? 耳道真菌感染与湿疹在临床表现上存在高度重叠性。两者都会引发剧烈瘙痒、脱屑和渗出,但致病机制截然不同:湿疹属于过敏性炎症反应,而真菌感染则是微生物侵袭引发的感染性疾病。临床统计显示,约32%的初诊外耳道疾病存在误诊情况,其中真菌感染被误判为湿疹的比例高达58%。 如何预防和治疗? 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关键在于保持耳道干燥清洁。可由专业医生清理耳道内的分泌物和真菌团,再针对性使用抗真菌滴耳液、喷剂,必要时口服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并联合治疗。切勿盲目使用激素类药膏,否则可能加重真菌繁殖。预防上,游泳后及时擦干外耳道,避免频繁挖耳,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更需注意耳部卫生,才能远离真菌困扰。(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于德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