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9058A/2025-00367 组配分类: 文字解读
- 成文日期: 2025-07-09 发布日期: 2025-07-09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标题: 文字解读:关于《济南市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解读
- 发文字号:
一、政策背景
为响应国家疾控体系改革的要求,山东省将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定位为“疾控体系改革的关键之举”,建立省级监测预警机制,推动多部门协作,强化顶层设计,着重补齐原有传染病监测覆盖面不足、数据互通效率低等的监测体系短板,加强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技术应用,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基层防控与公众风险防范意识。2025年7月9日,山东省疾控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鲁疾控发〔2025〕1号,以下简称《省计划》),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传染病威胁,补齐监测预警短板,有效应对传染病风险,着力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为贯彻落实《省计划》精神,济南市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济南市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济卫发〔2025〕9号,以下简称《市方案》)。
二、决策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关于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指导意见》(国疾控监测发〔2024〕16号)、《山东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鲁疾控发〔2025〕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
三、出台目的
旨在借助智能化工具、通过多部门协同,制定精准化策略,不断提升传染病早期发现、科学研判和及时预警能力,全面提升济南市传染病早期预警能力,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四、重要举措
《市方案》围绕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从以下三大核心领域部署重点任务:
(一)健全制度框架与核心能力
构建传染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及疫情信息管理体系,创新医防融合工作模式,推动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整合监测数据采集,规范上报流程及质控标准,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实行常态化报告质控。优化监测预警人才梯队结构,提升队伍专业素养。推动市疾控中心生物安全实验室智能化升级改造,建立跨部门信息交互机制,完善疫情防控联动体系。
(二)建立全域监测网络与风险研判体系
织密哨点医院监测网络,推进多病原联合筛查与病原变异追踪,建立网络实验室病原清单报告制度,强化实验室监测标准化管理,促进实验室检测与临床诊疗、传染病监控、应急处置多向协同。升级病媒生物市级监测体系,实施重点场所病媒生物专项评估,加强动物宿主及人兽共患病风险监控。运用信息化技术强化重点场所监测,构建病原变异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开展专业技术能力培训,提高输入性传染病识别能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自检服务监测。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实行传染病警示通报机制,组织跨部门风险研判会商,协同开展疫情风险防控。
(三)深化智能技术应用支撑
加速国家传染病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部署工作,推进市传染病多点触发与多渠道监测预警平台2.0版建设。整合多源信息构建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打造疾病预测模型库,开发临床辅助决策工具,提升早期风险识别能力。重构医防融合标准化流程,建立省市协同运作机制,实现信息快速交互。
五、《市方案》与上级政策的异同、特点
(一)相同点
1.二者有共同工作目标。通过强化传染病多渠道监测和部门协同监测,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规范传染病报告、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提升传染病疫情发现、研判、预警和处置能力,有效遏制新发突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重点传染病传播流行。
2.二者均注重人才力量。充分发挥专家支撑作用,在同级疾控机构组建传染病疫情研判专家指导组,设置独立的监测预警机构,配备专业人才,加强疫情风险分析与研判,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效率。发挥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作用,督促医疗机构落实传染病防控责任。实施监测预警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分类开展重点场所和关键岗位从事和负责传染病监测预警人员培训。
3.二者均完善工作保障。省市两级工作方案均经过同级人民政府同意,联合多部门发文,为实现工作目标做好了组织保障;均制定了《传染病协同监测信息共享清单》和《工作指标说明》,明确了工作内容、指标目标值以及主管部门,细化了工作任务,指明了工作方向;均重视实施进展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二)区别
1.《市方案》细化了省级工作计划。一是明确检测任务。将“病原检测”项目具体确定为呼吸道病原与肠道病原检测项目,制定监测网络建设目标。二是制定防控措施。开展传染病疫情应急演练和传染病输入风险等级评估,共享口岸传染病防控清单;开展变异毒株哨点监测,实施入境人员病原测序,健全病原变异共享制度。
2.《市方案》增加了市级创新工作。一是设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质控中心。制定差异化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和同质化管理机制,提高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工作能力。二是强化重点传染病主动监测。结合济南市实际,联合教育、公安、司法等行政部门加强重点场所监测,扩大高危人员监测范围。三是扩大齐鲁医防融合机制范围。完善新发突发传染病发现、检测、诊疗救治和应急处置等一体化医防融合工作机制。
3.《市方案》拓宽了监测预警范围。提高互联网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能力,实现疫情信息自动识别;提升算法模型预警能力,研发自主模型,探索传染病疾病谱分析利用,预测传染病风险,公布“济南市健康指数”进行风险提示,优化防控策略。
(三)《市方案》的特点
1.承接性与具体化。《市方案》是对《省计划》目标、原则、任务和要求的具体承接和细化,将《省计划》的“大蓝图”转化为我市可操作的“施工图”,明确传染病监测预警相关工作任务的具体目标值、责任部门、实施路径和时间节点,将工作任务做细做实。
2.地域性与适应性。《市方案》紧密结合我市的实际市情,对《省计划》进行本地化适配,利用特有的优势,解决特有的问题。如利用省会优势,将大型综合医院、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具有生物安全和病原检测资质的实验室纳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网络,在高发区县、高发期,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及相关疾病检测。
3.操作性与灵活性。相较于《省计划》的宏观指导性,《市方案》更侧重于实际操作层面,更详细地展示了实施步骤、具体措施、保障机制、配套政策、评估细则等,确保《省计划》能在市级层面真正“动起来”;《市方案》利用《省计划》提供的政策框架和资源支持,聚焦我市的重点问题,设计针对性解决方案,并开展动态评估,实时调整,确保收益最大化。
六、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传染病防控处
联系人:于吉庆
联系方式:0531-5170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