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为打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莱芜区综合执法大队依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街巷支路有序疏导”原则,巧用“三度”妙解城市管理难题,深入推进马路摊点长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 一是深度管理,从源头引导商贩自律。执法大队坚持“错时管理”与“日常巡查”双措并举策略,采取定人定岗与机动巡查结合方式,精准把握摊贩经营及集散规律。一方面,严格督促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执法人员深入店铺,耐心讲解法规政策、明晰责任范围,助其保持店面整洁、经营有序;另一方面,秉持文明柔性执法理念,向流动摊贩发放《致流动摊点经营者的一封信》,阐释城市管理规章与整治脏乱差意义,引导商贩主动纠错、依规经营,逐步形成共治共享良好城市治理氛围。 二是温度服务,疏堵结合便民利民。在保障市容与便利民生间寻平衡,执法大队践行“堵疏结合”原则,指导街道(镇)科学布局便民疏导点。通过设立指示牌、发放信息卡、更新电子地图等,引导流动摊贩“退路入市”,并在疏导点规范摊位设置、明确经营时段、落实保洁责任,保障经营秩序井然。当前,全区已设66处便民疏导点,提供超1344个摊位,妥善安置流动商贩的同时,便利居民购物,尽显城市管理精细化、人性化温情,让百姓生活更舒心。 三是力度执法,靶向整治巩固成效。为确保马路摊点治理长效化,执法大队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聚焦 12345热线反馈与群众关切问题,开展综合整治行动。运用“提前到岗、延后撤岗、错峰巡查”手段,强化重点区域管控与攻坚,对占道、店外经营现象即查即清,多次“回头看”防问题反弹。尤其重视校园周边秩序,在多所重点学校路段专人护校,今年累计劝导流动摊贩4600余起、清理1.62万处,规范店外经营1.08万处,行政处罚22起,开展校园周边执法4100余次。 下一步,执法大队将持续深化综合整治,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完善长效治理机制;优化便民疏导点布局与管理,有效疏导占道商贩;强化舆论宣传,借入户解读、融媒体传播等营造氛围,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共护城市美好形象,助力城市管理水平稳步迈向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