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卫健专题 > 扁鹊故里 康养济南 > 鹊乡系列 > 鹊乡新风


【政策文件】关于印发济南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幼儿园)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

文章来源:济南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4-08-26 10:09

各区县(功能区)卫生健康局(中医药局)、教育和体育局,市属有关学校(幼儿园):

为贯彻《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鲁宣发〔2024〕20号)、《济南市落实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济卫中医综合发〔2022〕6号),持续推动我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深入开展,促进少年儿童健康素养提升、健全人格养成,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根据《“中医药伴我成长”山东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体育局研究制定了《济南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幼儿园)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建设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济南市卫生健康

 委员会

济南市教育局

济南市体育局

                                             2024年8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济南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试点学校(幼儿园)建设标准(试行)


为推动我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深入开展,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工作成效,促进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提升、健全人格养成,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制订本建设标准。

一、统一标识

济南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采用“扁鹊故里 康养济南”LOGO统一标识(见附件1)。在创建过程中,学校(幼儿园)环境、特色教室、中药标本、文化展品、社团活动、设施设备等都应该有所体现,以增加地域识别度。

二、室内环境建设

(一)总体要求

建设中医药文化特色教室,突出趣味性和互动性的设计理念,以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方式宣传和普及中医药文化。同时要确保安全,教室配备的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安全和环保标准,不得含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有毒材料。

(二)功能作用

中医药文化特色教室具有传授中医药文化和科学知识、开展中医药实践体验活动的功能,是师生获取中医药文化和科学知识、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的场所,应具备如下主要功能:

1.普及中医药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教学职能。

2.展示中医药文化及特色技术的职能。

3.提供中医药文化和科学知识视听文图宣传品。

4.实现多媒体演示及互动。

5.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

6.为中医药文化兴趣小组或社团组织学习、研讨提供支持性环境和条件。

(三)基本内容

1.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

(1)祖国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

(2)以“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灸发源地”三张齐鲁名片为核心的齐鲁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

(3)扁鹊历史故事、主要贡献等。

2.道地药材。

(1)中药起源与发展、道地药材基本理念。

(2)鲁十味:金银花、阿胶、丹参、西洋参、全蝎、蟾酥、黄芩、北沙参、瓜蒌、山楂。

(3)济南十大道地药材:“丹参、玫瑰花、阿胶、瓜蒌、酸枣仁、蒲公英、生姜、连翘、柴胡、远志”,济南十大特色药材“艾叶、益母草、槐米、侧柏叶、黄芩、桔梗、白首乌、板蓝根、全蝎、鹿茸”。

3.中医养生理念。

4.中药标本。

5.中医药文化展品、艺术作品。

6.中医药文化图书及影音制品。

7.中医药文化体验实践活动仿真场景。

(四)场地及环境

中医药文化特色教室应有固定场所,一般选择教学楼内标准教室,位置相对安静、进出方便。其面积应不小于60平方米,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可以结合需要适当扩大。所附基础设施要符合有关规定。

(五)区域设置

1.观展区。充分利用特色教室墙面,按照一定的参观顺序,划分不同部分,主要涉及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中医养生理念、道地药材等。

2.陈列区。包括中药标本、中医药文化展品、中医药文化艺术作品。

3.阅览区。包括书架或者书橱、中医药文化相关书籍和影音制品、多媒体设备等。

4.体验区。根据设计布置中医药文化体验场景,如操作台、中草药加工器具、橱柜以及药房常用物品等。

在不影响中医药文化特色教室基本功能的情况下,教室各功能区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相互兼容。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还可以适当拓展。

三、室外环境建设

(一)中医药文化长廊

1.建设区域:包括但不局限于校园、教学区走廊及楼梯。

2.建设内容:

(1)各届领导人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突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2)历代名医名家。济南名医名家:扁鹊、邹衍。祖国名医名家:淳于意、华佗、张仲景、王叔和、皇甫谧、葛洪、孙思邈、钱乙、成无己、李时珍、叶天士、黄元御、屠呦呦、张伯礼。

(3)中医药文化活动成果展示。对学校(幼儿园)开展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作品或成果进行展示,如手抄报、中草药绘图、手工香囊等中医药文化创意作品。

3.建设形式:

(1)平面:对建设区域的宣传栏和墙面进行规划和设计,采取展板、手绘等多种形式,承担建设内容的第1、2部分。

(2)立体:根据学校(幼儿园)具体情况,可以采取雕像、3D模型等技术展示相关内容。

(3)实物:针对楼梯拐角、走廊窗台的立体空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主要用于中医药文化实践活动成果实物展示。

(二)百草园或种植园

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可以开辟百草园或种植园,面积不限,各学校(幼儿园)根据具体规划,选择性地种植适合生长的道地药材,让孩子们亲自参与中草药种植,观察、记录中草药的成长过程和培植需要,并参与中草药的采摘和加工。种植的中草药材,制作标识牌悬挂其上或立于其旁。标识牌作为一种“名片”,内容应包括药材的名称、形态特征、药用部位、药用价值及地理分布等。

四、成立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

成立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或者志愿者团队。低年级可采取兴趣小组的形式,积极探索与美术、科学、音乐、体育等学科相结合的方式;或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学校(幼儿园)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德育教育和家庭教育,创建和成立多种社团组织,如:中医药历史讲解社团、中草药图谱绘画社团、中药标本制作社团、中医药戏剧社团、中医保健社团、中草药种植社团、“岐黄养心”心理社团等。

五、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研学主题活动

学校(幼儿园)充分利用我市各级各类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包括但不限于“扁鹊故里 悠游”中医药文化电子地图所列点位)资源,主动融入“扁鹊故里 四时养生”主题活动安排,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研学等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应结合本单位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及学生社团,注重整体性、连贯性、系统性,可采取以下方式组织开展:

(一)中医药文化传承系列活动

建议活动地点:中医药文化特色教室、中医药文化长廊、“扁鹊故里 悠游”中医药文化地图所列点位,其他具有中医药元素的宣教场所、景点景区。

建议活动内容:中医药发展史及基础理论、中医药与传统文化、中医药与哲学智慧、中医药与日常生活、名医小故事(特别是济南名医故事)、成语诗词中的中医药、道地药材及辨识、四时养生理念、本地中医药特色传承等。

(二)中医药文化体验系列活动

建议活动地点:中医药文化特色教室、中医药文化长廊、“扁鹊故里 悠游”中医药文化地图所列点位等。

建议活动内容:小小中医师中药师体验活动、中医药戏剧表演、中药香囊制作、养生药膳茶饮制作品尝、中医药乐考、中医药项目式作业、生活中的中医药等。

(三)中医养生保健技能普及系列活动

建议活动地点:中医药文化特色教室、学校(幼儿园)活动广场等(可联动中医医疗机构提供专业支持)。

建议活动内容:中医眼保健操、脊柱侧弯预防保健操、八段锦、五禽戏、养生药膳茶饮制作、四时养生基本知识等。

(四)中草药种植系列活动

建议活动地点:百草园或种植园、中医药文化特色教室。

建议活动内容:中草药种植、生长观察记录、中草药图谱绘画、标本采集及制作、中草药辨识、中草药加工及处理等。

(五)中医药市集系列活动

建议活动地点:中医药市集、中医药夜市现场〔关注市卫生健康委、各区县(功能区)卫生健康局通知公告〕。

建议活动内容:设置试点学校(幼儿园)摊位,少年儿童中医药知识宣讲、中医药特色文艺演出等。

(六)中医药研学系列活动

建议活动地点:“扁鹊故里 悠游”中医药文化地图所列点位,其他具有中医药元素的宣教场所、景点景区。

建议活动内容:利用春游、秋游、寒暑假等契机,组织学校师生到中医药相关宣教场所、景点景区开展研学,直观了解中医药发展史,体验中医药独特魅力。

(七)“岐黄养心”中医药心理健康系列活动

建议活动地点:中医药文化特色教室、中医药文化长廊、“扁鹊故里 悠游”中医药文化地图所列点位,其他具有中医药元素的宣教场所、景点景区。此项工作可联动中医医疗机构提供专业支持。

建议活动内容:深入浅出宣教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开展养生功法教授、药膳茶饮制作品尝、适宜技术体验、中华名医故事宣教、中药炮制及配伍知识讲解、成语俗语中的中医药阐释等多种活动,宣讲好、传播好中医药蕴含的中华哲学智慧,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推动健全人格养成。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课程探索

(一)加强中医药文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幼儿园)加强与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等机构的合作交流,邀请中医药专家对相关教师进行中医药文化及科普知识的培训,提高中医药文化素养水平,为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储备师资力量。

(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开展课程探索。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可以利用所处辖区的文化积淀及资源优势,探索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小学的校本课程体系,采取灵活多样、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授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知识,构建学生能听懂、有特色、重体验的中医药文化特色课程。

七、组织管理

(一)领导重视。学校(幼儿园)领导班子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幼儿园)年度工作计划,成立主要同志任负责人的工作小组,全力支持学校(幼儿园)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

(二)日常管理。试点学校(幼儿园)中医药文化建设应纳入学校(幼儿园)统一管理,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年终要重点对特色教室及百草园或种植园的使用、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开展情况、中医药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社团建设进行总结及评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