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9058A/2025-00036 组配分类: 专家解读
- 成文日期: 2025-01-21 发布日期: 2025-01-21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标题: 专家解读: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时振东解读《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济南市科学补碘——保障母婴健康“七个一”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
时振东,主任医师,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处级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全日制学历大学: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山东省公共卫生健康与艾滋病防治协会高校艾滋病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山东预防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8年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主要从事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工作。
为切实提高孕妇碘营养水平,巩固碘缺乏病消除成果,近日,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济南市科学补碘——保障母婴健康“七个一”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处级领导干部时振东就《方案》解读如下:
一、《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案》是为深入贯彻落实《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济南行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济南市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结合济南市实际制定的。《方案》共包括活动主题、活动范围和时间、活动目标、活动内容、进度安排、有关要求六部分。从备孕妇女健康教育、建档孕妇膳食碘营养评估和健康干预、重点孕妇精准干预、碘营养健康素养水平评估等方面,提出开展“七个一”活动的主要内容。《方案》明确了整个活动三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对各级卫生健康委(局)、各级疾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落实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如何认识碘元素
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又称为“智慧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节新陈代谢、特别是在大脑的发育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碘在人体内每天都在代谢,在碘摄入停止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碘的生理功能是通过甲状腺激素完成的。
三、碘缺乏病的危害
碘缺乏病是由于水和土壤等外环境中碘元素缺乏造成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及碘缺乏导致的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山东大部分地区的外环境都缺碘,碘缺乏病曾在全省广泛流行。山东省自1966年开始采用食盐加碘措施防治碘缺乏病工作,2000年实现了碘缺乏病阶段性消除目标。但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一旦停止补碘,碘缺乏疾病的危害就会再度出现。
济南市绝大部分地区外环境缺碘也是很难改变的客观现实。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维持3个月,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就可能引发碘缺乏病。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病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加碘食盐的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群众对加碘食盐和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存在误区,选择食用加碘食盐的意愿不强,对碘缺乏病的警惕性不足,监测资料显示,我市部分重点人群尤其是孕妇的碘营养水平持续降低,部分地方出现了因孕期碘营养不足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情况。开展科学补碘——保障母婴健康“七个一”活动是改善孕妇碘营养水平,保障孕妇和胎儿碘营养适宜,确保我市顺利实现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目标的重要措施。
四、科学补碘的意义
科学补碘能确保维持机体基础活动的甲状腺激素充足。在胎儿期可以预防流产、死产、早产、先天畸形等疾病的发生,在新生儿期可以预防脑发育迟滞(智力落后、聋哑、瘫痪、矮小等)等疾病的发生,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可以预防神经功能受损和体格发育、性发育异常,在成年人可以预防神经功能异常、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系统的障碍,对所有年龄组的人群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的发生。我们每个公民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只有人人都做到科学补碘,才能维护全民身体健康。
五、《方案》针对的重点人群
《方案》的实施,将重点对备孕妇女、孕妇两个重点人群及其家属,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对碘缺乏危害的认识,树立科学补碘的正确理念,通过膳食碘营养评估,更加关注自身碘营养,引导她们主动食用加碘食盐,科学食用富碘食品和补碘制剂,全面改善母婴碘营养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