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卫健专题 > 扁鹊故里 康养济南 > 鹊乡系列 > 鹊乡论健


【中医科普】吓出来的抽动症,就这个镇静安神的穴位

文章来源:济南市儿童医院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5-04-25 09:48

在临床上,发现抽动的孩子大多都有点神经质,聪明、敏感,反应超快,性格内向、执拗、急躁易怒、易兴奋、易紧张、易委屈、自卑、胆小、孤独之类的症状。

抽动症病程往往很长,这让孩子心理负担很重,情绪变化也很明显,整日惶恐不安、紧张兮兮、总担心有什么不好事情要发生。尤其是7-8岁的孩子,甚至会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狂躁等精神方面的问题。

《灵枢·邪客》里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些性格和情绪上的变化都和心有关系。

孩子发病前的性格特点常常被家长忽略,再加上教育方式有问题,要么过分溺爱,要么在学习上要求过高,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还有些孩子本来就心气不足、心血亏虚,这些情况都会引起心主神明的功能失调。

按照五行里“子病及母”的说法,心血亏虚会让肝血也不足,肝主疏泄的功能就会失常。肝这个脏器喜欢条达顺畅,讨厌抑郁,肝气郁结就会出现肝风煽动的抽动症状。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别走三焦经,是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心包经经脉:起于心中、下膈、历络三焦。三焦经经脉:散络心包,下膈,偏属三焦。由此看来,上、中、下三焦部位,凡是胸腔、腹腔及五脏六腑的间隙,皆为心包与三焦两经所走遍。内关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阴维脉。而阴维脉则发于肾经的筑宾穴,上行入腹,循胁肋,上胸膈,故内关能治胸、胁、腹部疾病;心包与肝两脏同属厥阴经。按《素问·六微旨大论》:“厥阴之上,风气治之”,心包代心行令,表达喜乐,心藏神,肝藏魂。从经络循行来看,心包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心包经别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三焦经脉布膻中,散络心包,三焦经别下走三焦,散于胸中。

内关穴的主要作用是宁心安神,宽胸理气,缓急止痛,舒肝熄风。调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等,主治心悸、心烦、胸闷、失眠、急躁易怒、紧张心慌、狂躁发脾气等。

内关穴的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如下图。

内关穴:按摩时患者可以取正坐或仰卧位,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另一只手的穴位上,两手相互交替按摩,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平时看门诊时只要是易紧张的孩子,不管是抽动的、多动的、专注力差的,还是尿床、尿频的孩子,都会教孩子怎么按摩内关穴,只要孩子有紧张的感觉,可以随时随地按摩,我按这些孩子的内关穴,孩子大部分会说会有特殊疼痛感,不抗拒,孩子自己很愿意按揉。

内关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