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夕阳未落,凉风渐起,在济阳区众海新天地的广场上已是人头攒动,济阳区“聚海右英才·兴中医康养”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第二场)”成功举办。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八周年里,这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知识与趣味的特色活动,以接地气的形式让中医药文化走出医院、走进生活,在热闹的烟火气中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了“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生机”的初衷。 17个中医义诊摊位沿路排开,30余位资深中医师化身“夜市摊主”,为民众提供免费中医诊疗服务。名医义诊咨询区、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区、中药产品体验区、中医八段锦展示区、中医知识游戏互动区等多个功能区……挤满了各个年龄段的市民们。 在“识药辨材”区,当归、党参、金银花等常见中药材被分装在透明容器中,旁边标注着性味、功效和常见用法。中医师们耐心指导市民通过“看、闻、摸”分辨药材,“这是薄荷,闻一闻是不是很清凉?它能疏风散热,夏天泡水喝特别舒服”“这味是陈皮,越陈越好,能理气健脾,炖肉时放一点还能去腥味”……生动的讲解让不少市民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药材就在我们生活里”。 在中医问诊区,各个医院的名中医团队现场坐诊,为市民解答健康困惑。“夏天总觉得乏力、没胃口,是不是湿气重?”“孩子总爱感冒,能不能用中医调理?”针对这些日常健康问题,医师们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给出个性化建议,还现场开具“夏季养生方”,教大家通过饮食、作息、穴位按摩等方式调理身体,让“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 而针灸、推拿体验摊位前,市民排起长队,颈肩不适的上班族、关节酸痛的老人在医师的专业操作下缓解了不适,亲身体验到中医“简、便、廉、验”的优势。还有拔罐、刮痧、耳穴压豆......等候问诊的年轻人排起长队,不少人举起手机,记录下独具特色的“中医夜市”场景。一位00后“游客”表示,本来只是来凑热闹,没想到被埋线减肥和中医美容“圈粉”。“和朋友一起边逛边看诊,消解了我对医院的紧张感,这种‘无压力问诊’很符合年轻人的需求。”现场,医护人员还带来了八段锦表演,一招一式间尽显传统养生功法的节奏和魅力。 活动现场,全国中医药基层名中医工作室的张华主任中医师,凭借深厚的医学造诣,为市民进行精准的中医把脉。山东省基层名中医杜付祥主任中医师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前来咨询的市民排忧解难。 跟随“六经学术体系针法”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传承人孙付军学习的推广人杨松成主治中医师、王锋主治中医师,现场展示了特色针法的魅力,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中医药特色疗法的奇妙。 区中医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室孙冬雪团队带来了各种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手法娴熟,为市民缓解身体疲劳,传递中医护理的关怀。 青年中医陶玉娟主治中医师、王敏主治中医师,展现出中医传承的新生力量,以热情和专业为市民服务。 体重管理门诊刘丽娟中医师为关注健康体重的市民,提供个性化的中药调理建议。儿保科王善强主治医师、张迎新主治医师及团队则专注于儿童健康,为带孩子前来的家长传授中医育儿知识。 除了专业的中医药服务,医护人员还带来了精彩的八段锦表演。他们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尽显传统养生功法的节奏与魅力,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不少人还跟着模仿学习,现场氛围热烈非凡。 沉浸式体验解锁中医药“新姿势”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活”起来,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峰表示:这种“边逛边调理”的创新模式,既保留了中医精髓,又以其年轻化的呈现方式赢得大众青睐,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窗口。 这场中医药文化夜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架起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它不仅让市民学到了实用的健康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文化自信。未来,济阳区将持续丰富中医药文化宣传形式,不断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努力为辖区群众打造更便捷、更优质的家门口中医药“一站式”服务体验。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