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卫健专题 > 扁鹊故里 康养济南 > 鹊乡系列 > 鹊乡论健


【调理养生】夏天到了遗尿的孩子怎么做太阳灸?

文章来源:市卫健委中医药综合处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5-08-06 15:27

专家简介:范美丽,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推拿科(遗尿门诊)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儿童遗尿疾病管理协作组委员,山东中医学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医师协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针灸学会小儿经络推拿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小儿推拿标准化建设与认证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少儿推拿传承委员会常委,山东中医药学会特色诊疗技术常委。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遗尿、尿失禁、尿频、大便失禁、抽动障碍等。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尤其在三伏天,中医认为此时人体腠理开泄、气血通畅,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期。对于遗尿儿童而言,夏季通过“太阳灸”(即结合自然阳光与穴位刺激的疗法)温补脾肾、固摄膀胱,能显著改善尿床问题。以下从中医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方面,为家长提供科学指导。

一、遗尿的中医机制与夏季调理优势

遗尿在中医中称为“遗溺”,主要与肾气不足、脾肺气虚、膀胱虚寒有关。 

1.肾气不足:肾主水,司二便,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肾气不固则膀胱失约,夜间无法控制排尿。 

2.脾肺气虚:脾主运化水湿,肺为水之上源,气虚则水液代谢失常,导致膀胱约束无力。 

3.夏季调理优势:三伏天阳气旺盛,人体气血趋于体表,此时通过阳光刺激穴位或艾灸,可高效激发阳气、驱散内寒,达到“补虚固本”的效果。

二、夏季太阳灸的核心方法

1.天灸(三伏贴)

三伏贴是“太阳灸”的经典形式,利用温热药物贴敷穴位,借助夏季阳气增强药效。 

适用儿童:3岁以上,无皮肤过敏、发热等症状的遗尿患儿。 

穴位选择(需医生指导): 

肾俞(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温补肾阳,增强膀胱约束力。 

关元(脐下3寸):培元固本,调理下焦虚寒。 

大椎(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振奋全身阳气,改善虚寒体质。 

操作要点: 

药物:多选用白芥子、细辛等温阳药材,部分医院针对儿童改用蜂蜜调制药贴以减少刺激。 

贴敷时间:每次15-30分钟,皮肤微红即揭,避免灼伤。 

2.自然阳光灸(晒背与穴位照射)

夏季阳光充沛,可结合特定穴位进行温和的日光刺激。 

晒背法:时间: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避开紫外线最强时段。 

方法:儿童俯卧,暴露背部(覆盖头部防晒),重点照射大椎、肾俞等穴位,每次15-20分钟,每周3次。 

作用:通过阳光温煦督脉,提升全身阳气,改善肾虚遗尿。 

局部穴位照射: 

选择关元、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等穴位,用放大镜聚焦阳光(需成人操作)或自然照射,每次5-10分钟,以皮肤微热为度。 

3.艾灸辅助疗法

艾灸与阳光灸协同,可增强温补效果。 

推荐穴位: 中极(脐下4寸):膀胱募穴,直接增强膀胱气化功能。足三里(膝下3寸):健脾益气,改善脾虚导致的遗尿。 

操作技巧: 使用艾条悬灸,每穴5-10分钟,皮肤泛红即止,避免烫伤。 

可搭配艾叶泡脚(艾叶50g煮水,水温38-40℃,泡10分钟),驱寒通络。 

三、联合调理方案与注意事项

1.饮食调理

温补食材:黑豆、核桃、山药、芡实等,推荐黑米粥或栗子炖鸡,健脾补肾。 

禁忌:避免西瓜、冷饮等寒凉食物,晚餐减少汤水摄入。 

2.推拿辅助 

捏脊:沿脊柱从下向上提捏,每日5次,调节脏腑功能。 

按揉三阴交:睡前轻柔按压3分钟,增强脾肾固摄力。 

3.心理与生活习惯调整 

夜间唤醒训练:固定时间叫醒排尿,逐步建立条件反射。 

减轻压力:避免责骂,通过鼓励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 

4.禁忌与风险提示

禁用人群:2岁以下婴幼儿、发热或皮肤破损患儿。 

防晒与防暑:阳光灸需做好防晒,避免中暑;艾灸后4小时内勿洗澡。  

四、疗程建议与疗效预期

疗程周期:连续3年夏季调理效果更佳,每年三伏期集中治疗。

疗效观察:多数患儿1-2个疗程后遗尿频率减少,需配合长期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  

夏季“太阳灸”通过天灸、阳光灸与艾灸的综合应用,为遗尿儿童提供了一种自然、温和的调理方式。家长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选穴,并配合饮食、推拿和心理疏导,多管齐下改善孩子体质。需牢记,遗尿非孩子本意,科学治疗与耐心陪伴才是康复的关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